黄河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

时间:2023-08-05 14:00: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曾现英,刘 朋,敬中华,许建方,李东滨

(1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2.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山东 济南 250013)

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也叫南美白对虾,于1988年引进我国,2001年以来每年的凡纳滨对虾产量和养殖面积都稳居世界首位,现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2]。随着对虾产业的逐渐扩大化,苗种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模式多样化、病害频发等问题,造成养殖对虾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南方地区尝试采用室外高位池生态育苗,培育的生态虾苗相比传统虾苗培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表现出抗病强、生长快、规格整齐、养成率高等优点。

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对虾养殖周期短,虾苗放养高度集中的特点,立足本地实际,从对虾育苗的生态环境条件方面入手,营造生态平衡系统。采用纯自然光—藻类—轮虫、枝角类—虾苗等构建多样性生物平衡稳定生态系统,生产出绿色健康虾苗。2021年在滨州沿海试验基地利用3个温棚内泥沙底质育苗池尝试开展了生态育苗试验,并取得成功,下面就试验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从事凡纳滨对虾育苗工作的广大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1.1 育苗池

试验利用3个塑料温棚内育苗池,泥沙底质,面积500 m2/池。水源为来自渤海湾的自然海水,在蓄水池中暴晒近2个月后使用。

1.2 准备工作(2—3月份)

1.2.1 池底活化 清塘后,用20~30 cm水浸没池底,用光合细菌、EM菌或者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活化池底,把池底有机物彻底分解成为有益的营养元素。

1.2.2 池塘进水 池底处理好后,用60~80目筛网过滤进水至水深2.0~2.5 m。

1.2.3 施肥 进水后调控水环境,全池泼洒有机肥,根据有机肥说明和水色不定期追施有机肥。

1.2.4 接种单胞藻 肥水后集中接种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和角毛藻等优质单细胞藻类,密度保持在4万~10万个/mL。

1.3 放养幼体

4月份,待水质稳定后,放养对虾无节幼体,放养前先将N1~N2无节幼体用聚维酮碘消毒,用洁净海水冲洗后, 放入育苗池,放养密度8万~14万尾/m2。

1.4 育苗期管理

1.4.1 日常管理 每天观察虾苗摄食、活力、拖便、肝胰腺及肠道情况,以及水色、卤虫量、藻量及理化指标等,根据相关指标进行管理调整工作。同时视具体情况调节气量。

1.4.2 充气管理 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充气, 且保持育苗池气体分布均匀。随着幼体的发育和生长,逐渐加大充气量,保持溶解氧在5 mg/L以上。无节幼体期水面呈微波状,溞状幼体期水面呈弱沸腾状,糠虾期沸腾状,仔虾期呈强沸腾状。

1.4.3 饵料投喂

1.4.3.1 无节幼体 幼体开口前利用自身卵黄中的营养供能,不摄食,水温控制在28 ℃左右,不可过高,否则无节幼体变态过快会影响虾苗质量。

1.4.3.2 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开始摄食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溞I期幼体摄食前期接种的单胞藻。水温逐步升高,但不超过29 ℃。当变态至溞Ⅱ期幼体时,开始适量投喂褶皱臂尾轮虫,密度保持在1~3个/mL。溞Ⅲ期幼体少量加入卤虫以提高营养供给,卤虫需要用高温烫死后投喂,不可过量,以防止幼体吃不完污染水质。从溞I开始,每日向育苗池中泼洒一定量的光合细菌、乳酸菌、EM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达到育苗池菌藻平衡。

1.4.3.3 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的食性已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与溞Ⅲ期幼体相比,糠虾幼体对单胞藻的摄食量将减少50%左右,对轮虫的捕捉能力增强。适当增加轮虫投喂量,轮虫密度控制在5~8个/mL。糠虾Ⅱ期后投喂适当数量冷冻卤虫幼体,少量多餐,切勿过量投喂。

1.4.3.4 仔虾幼体 在投喂轮虫的基础上,同时投喂适量的蒙古裸腹溞、枝角类和卤虫。轮虫密度控制在7~8个/mL,蒙古裸腹溞密度控制在300~400个/L,卤虫维持在投喂后1.5 h刚好吃完的量为宜。投喂卤虫时应注意,孵化用卤虫卵必须严格消毒,孵化前用强氯精100 mg/L浸泡消毒10 min,投喂前用200 mg/L甲醛在淡水中消毒10 min。

1.4.4 定期检测

1.4.4.1 水质检测 定期检测溶解氧并保持在5 mg/L以上;
pH值7.8~8.6;
氨氮<0.6 mg/L;
亚硝酸盐<0.1 mg/L。

1.4.4.2 虾苗检测 定期检测对虾肝肠胞虫病、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虾肝胰腺坏死病毒病、对虾桃拉病毒等。定期检测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鳗弧菌等。

1.4.5 出苗 仔虾发育到Ⅳ~Ⅵ期,收获虾苗。

1.4.6 管理档案 从放幼体开始建立日常管理记录,记录放苗时间、数量、池号、虾苗发育阶段、放苗时水深、藻量、卤虫量等。

本次试验共3个温棚(500 m2/棚),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育出P5仔虾1.068亿尾,最低出苗率57.2%,最高出苗率达到70.4%,平均64.7%。见表1。

表1 虾苗放养及出苗情况

从无节幼体期N1期至糠虾期M3期每天全池泼洒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复合EM菌等有益菌,大量繁殖培养有益藻类,藻类的生长为轮虫、枝角类和对虾幼体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生物饵料,轮虫和枝角类摄食藻类生长良好,对虾幼体开口时摄食藻类,发育中期摄食轮虫,发育后期摄食枝角类。褶皱臂尾轮虫采用小球藻单独培养,蒙古裸腹溞采用小球藻和角毛藻混合培养,整个育苗阶段,全程使用菌、藻、虫鲜活生物饵料,严格控制单胞藻、轮虫、裸腹溞和卤虫的密度比,用生物调控水质,保持育苗水环境良好,饵料系列营养丰富。

1#、2#池出苗率比较高,规格较大;
3#池出苗率较低,规格较小。是否因为幼体放养密度问题将进一步展开试验研究,找出最佳放苗密度。

育苗成本低。对虾土池生态育苗不需要复杂的配套设施,育苗工艺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万尾直接成本仅有20元左右(幼体成本8元/万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动物饵料成本8元/万尾+微生物、水电费、人工等4元/万尾),以1#棚为例:共育出P5仔虾3 168万尾,销售价格60元/万尾,15天的培育期,实现利润19万元。

育苗成活率稳定。温棚生态育苗密度低,投喂鲜活生物饵料,减少投喂人工投喂饲料,采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既能保持水质良好,还能保证营养需求,育苗成活率稳定在50%以上。通过对育出虾苗进行显微观察,其肝胰腺脂肪粒较常规工厂化育出的虾苗饱满且密度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虾苗病害少,质量好。低密度、活饵料,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和违禁药物,温室棚充分利用太阳光能,保温好,光合作用扩培藻类,根据菌藻共生原理投放益生菌,依靠生物水质调控,既为虾苗提供饵料,又能保持水环境良好。生态培育虾苗既节能又环保,是对虾苗种培育的一个方向。

全程不换水。池塘相比室内水泥池来说,水面大,放苗密度低,微生态系统完整,水体自净化能力强,水质好。幼体培育阶段通过集中施加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实施生物絮团水质综合调控,不进行换水操作,从而保证了苗种的原生态繁育。

对虾生态育苗的成功,能够解决沿海有限育苗车间大批量优质虾苗集中及时供应,育苗成本降低,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苗种培育的一项主流技术。

本育苗技术培育的对虾苗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高盐度、低盐度池塘养殖用苗。

猜你喜欢卤虫轮虫幼体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9期)2022-09-05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生物学通报(2021年5期)2021-03-16卤虫营养强化研究黑龙江科学(2021年22期)2021-01-13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科学养鱼(2020年10期)2020-11-23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海洋通报(2020年3期)2020-10-20“逆天神偷”蛭形轮虫课外语文·中(2020年2期)2020-03-24"逆天神偷"蛭形轮虫课外语文(2020年5期)2020-03-14“逆天神偷”蛭形轮虫知识窗(2019年4期)2019-04-26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5期)2018-10-23关于盐田大面积卤虫增殖的初步探索中国盐业(2017年4期)2017-07-19

推荐访问:黄河 对虾 育苗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