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研究

时间:2023-08-10 14: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周馨怡

拼布是一种集拼、接、剪、缝于一体的工艺,主要用于服饰、被面、背扇等的制作。在我国历史上,拼布作为缝制或装饰服饰的手段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的《二十四孝》中第七则故事《戏彩娱亲》中就有记载道:“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1]。”其中的“五彩斑斓衣”即为用拼布工艺制作的服装,由此可知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拼布,而“五彩斑斓衣”则是现代婴儿喜穿的百家衣的前身。《左传》中曾有“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2]。”其中“偏衣”是指一种以衣的背部中缝为轴,左右不同色对称的服装,也是一种拼布服装。因此,拼布技艺在古籍文献中早有出现。

拼布的出现是由于布料资源的匮乏,人们用零碎面料拼凑成可穿的衣物、可盖的被子来抵御寒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用拼凑的手段制作的物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受到了王公贵族的喜爱。在明清时期上流社会中流行穿着水田衣、富贵衣,通过将不同的奢华布料拼接成衣来彰显高贵身份。虽然,拼布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反而在欧洲,以实用为目的的拼布艺术被发现、重视,其艺术价值随着美国惠特民美术馆首次将拼布以艺术作品展现而被人们认可,由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用品向为表达制作者精神的生活艺术品转变。拼布艺术在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传到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并且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每个民族拼布艺术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价值[3]。

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属于西南地区,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相邻。云南主要包含了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总体来看,云南的地理特征较为复杂,地貌呈现多样化,既有高原,又有盆地等地形地貌,不同民族的文化、风土人情等使其传统布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正是因为不同民族在文化、衣着、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才形成了丰富的拼布艺术。

2.1 地理环境因素

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理环境复杂,高原、山地纵横交错,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多栖息于青山绿水之中,以种植作物、饮食山野为生,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包裹下,云南少数民族对拼布艺术的呈现方式也趋向于自然、质朴。例如,壮族妇女们常常在拼布被面中使用花草、鸟兽等题材来表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壮族审美文化的崇高境界和深厚情感。

2.2 原始崇拜思想

原始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期,“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4]。”目前,一些少数民族中的民俗习惯如婚、丧、嫁、娶等仍然受到原始崇拜观念的影响。原始崇拜观念对服饰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服饰作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物质载体,是有形的、可感的、显而易见的,因此也就具体直接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原始崇拜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图案成为人们传达原始崇拜观念,表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生殖崇拜的载体。例如,壮族常在拼布被面中运用石榴纹样进行装饰,因为石榴纹寓意着多子多福,是壮族人民以自然之物表达美好祝福的方式,这其实就是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这种自然崇拜的纹样有很多,例如太阳、火焰、青蛙等。

2.3 民风民俗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风民俗。例如,彝族少女成年时会举行“换裙”仪式,将原先穿着的红白裙换成深色百褶裙,“换裙”仪式的完成标志着少女成年[5]。其中,在“换裙”仪式时所穿着的百褶裙是根据穿者的年龄、身份、喜好等来进行的个性化设计,纹样和拼接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这种以百褶裙来象征身份的民俗在苗族也十分常见。在苗族百褶裙中,以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为主要的装饰题材,用布料剪出相应的形状,再拼接到百褶裙的不同区域,用棉线沿布片边缘缝制,形成精美的图案装饰,并且有着一针一线的温情。因此,在传统民风民俗的影响下,拼布艺术常运用在各种仪式的服饰、道具中。另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常常会用拼布来制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物品,例如为新生儿童制作背的扇,这是一种用来将小孩背起,并固定在母亲后背,方便照顾孩子的生活物品。儿童背扇工艺十分复杂,多用绣有吉祥寓意图案的布片拼接而成。例如,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最喜爱的铜钱纹拼布背扇,是由多种色彩小布片拼接成“外圆内方”的铜钱拼布纹样,在少数民族的价值观里认为铜钱纹是一种财富、吉祥、繁衍的象征[6]。另外,在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被面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拼布类型。例如,壮族人民为女儿制作新婚被面,就是用拼布来制作的。这种被面多为女儿开始学习女红时就开始学习制作,母亲会手把手教授制作技艺,待女儿可以独立制作时,被面未完成的部分就由女儿独自完成。一块被面的完成是母亲精湛的女红技艺的体现,也是母女口传亲授的见证,更是承载着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因此,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渗透于民风民俗之中,不仅蕴含着寓意深厚的精神观念,而且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

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常见于服饰、被面、背扇等布艺物品中,并且呈现出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从材质来看,云南少数民族的拼布主要使用棉、麻、丝、毛作为原料,尤其以麻和棉为主,两者独特的肌理赋予拼布艺术淳朴、自然的气质,而在综合运用不同的材质中,给人以不同的触觉和视觉感受。拼布艺术结合了纺织、刺绣、印染、剪贴等多项工艺,使制作出来的物品呈现出了质朴与精巧的双重特点。在色彩的运用上,由于拼布是由不同大小、颜色的零碎面料组成,因而有一种随机性,但又充满着设计感。另外,拼布艺术也是妇女精神世界的体现,不仅见证了她们的心灵手巧,还表达了她们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

3.1 形式中的质朴与精巧

布是拼布艺术的物质基础。在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布是颜料,针线是画笔。布作为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制作拼布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布艺世界里,所有的原料都需要自己制作。从纺线、织布到染色、拼接,每一个流程都是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技艺功底的体现。例如苗族百褶裙的制作,就要从种麻开始,经历处理麻、纺织布、印染布、剪贴拼绣、缝合制衣等过程,才能完成一件百褶裙。而在拼布的过程中,根据制作者所拥有的不同花色、材质的面料进行缝合、拼接,形成绚烂多姿的百褶裙,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是十分令人震撼的作品。正是因为这种材质上的差异,才会让百褶裙有了更加丰富的肌理表现。

工艺是制作拼布的技术支撑。拼布本就是一种制作工艺,运用不同材质、色彩、比例的布料拼接成生活常用的物品。拼布因“拼”的手法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为拼布艺术。通过“拼”的方式对布料进行组合,但是由于“拼”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工艺形式,例如堆绫、堆绣、贴布绣等。虽然名称多样,但是都是使用布料进行拼接,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也是需要运用拼布工艺来进行制作的。拼布艺术在拼接工艺上主要运用较常见的制作工艺,例如平针、藏针、卷针缝、倒三针等。

云南少数民族工艺灿若星河,例如蜡染、扎染、刺绣等。在拼布艺术中,常将运用了多种工艺制作的布料进行拼接,形成独具特色的拼布艺术。如蜡染工艺又被称为“蜡缬”,使用蜂蜡作为防染剂,未被蜂蜡覆盖的布料通过浸泡在染料里,形成精美的蜡染纹样。与蜡染的艺术形式相似的扎染又被称为“绞缬”,是运用麻、棉线等工具,通过捆、扎、绑的方式对面料进行纹样设计,并在染料中浸泡染色,形成特殊的色晕效果。这种不确定的染色方式,为面料的色彩变化带来了更加多样的效果。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除了使用不同染织方式制作的面料外,还会运用刺绣工艺对布片进行拼合,或在布片上作装饰。例如平绣、辫绣、贴布绣等常用绣法。如贴布绣是将拼布与刺绣进行结合,一般制作者会先把布料剪成需要的形状,再将其贴在底布上,并用针线沿布贴的边缘进行滚边缝。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背扇及被面中常常使用贴布绣进行装饰,例如,云南文山壮族背扇,常运用贴布绣制作团花纹或云水纹的背扇装饰,并用裹边拼接将纹样的骨架凸显出来,形成明显的区域划分[7]。在拼布艺术中,贴布绣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浅色布为底,用深色布料进行装饰;
第二种是以深色为底,用浅色布进行装饰。贴布绣与基本拼布不同的是在于图底的分离,形成层次上的变化,对比也更加强烈,突出强调拼接时的交界线。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产生于人们物资匮乏的时期,人们通过拼接的方式让每一寸布都物尽其用。不同材质的布料通过拼拼、补补、缝缝构成了生活中的智慧。虽然从外表看上去并不如用一整块布制成的物品那样规整,但是在形式上反而能够更加突出质朴、自然的效果。而在制作工艺上,每一块小小的拼布均集合了少数民族宝贵的工艺技术,并用最基本的缝纫技法将其缝制。

质朴与精巧本是一组对立的关系,而二者却在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得到了共存。拼布艺术主要是由大小不一、材质不同的多余布料制作而成的,但是想要制作美的拼布,就需要制作者精心的布局和巧妙的拼接。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在形式上达到了将质朴美与精巧美完美结合,彰显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活美学。

3.2 色彩中的和谐与跳跃

色彩是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具有美的价值和情感表达。少数民族对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主要受到了民族信仰、材料工艺、审美趋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在运用色彩时会有自己的特色。从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来看,可以将其使用的色彩归纳为沉稳型、热烈型、丰富型三种色彩类型。

3.2.1 沉稳型

云南少数民族的妇女们在染制布料时常常受到了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基本只能通过提取自然植物的汁液进行浸染。经多次浸洗晾晒的布料,布面会偏灰调,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不高,给人冷静之感,因此可以将这类色彩归纳为沉稳型色彩。它的特点表现在色彩对比柔和,单纯素雅,多以单色系为主,色彩变化较少。常用的沉稳型色彩有黑色、深蓝、浅蓝、黄棕色、白色等。例如,壮族蓝染拼布被面,制作者将不同深浅的蓝色布头裁成方形并拼凑在一起,其色彩以蓝色系为主,通过对不同深浅的蓝色布料的拼接,色彩对比较为平和,令人有一种沉静、安稳的感受。

3.2.2 热烈型

云南少数民族运用色彩对比强烈的布料制作拼布,主要是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云南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其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少数民族的工艺设计制作提供了直观的学习范例。例如,傣族服饰色彩十分明艳动人,与当地湿热气候和植物繁茂、花色鲜艳有着紧密联系[8]。在拼布艺术中,热烈型色彩常以一个色彩为主,再搭配纯色、对比色等增加对比度,整体画面跳跃而热烈。例如在云南苗族拼布背扇中,常用红色、橘色、深蓝色、白色进行组合,图案和底布清晰分离,形成明亮、跳跃、活泼的画面。这种拼布背扇主要用于儿童物品,所以在色彩上更加艳丽,并且会以较小的点、线、面进行组合,以呈现出儿童的俏皮感。

3.2.3 丰富型

丰富型色彩在构成上呈现出绚烂多姿的画面,色彩种类多,色块较小,变化多样,对比色、同类色等皆在其中。丰富型色彩实际是将沉稳型与热烈型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加饱满的画面。在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中,丰富型色彩是最为常见的。由于拼布使用的布料都是制作服装、饰品等物件剩下的零碎布料,妇女需要将这些面料收集起来,使用时随心搭配,因此制作出来的被面、背扇等具有多样的色彩。但是丰富型色彩并不等于凌乱,从云南彝族的百褶裙摆中也能看出,制作者将不同色彩的布料剪成同一种图案形式,或同种色彩的布料剪成不同的图案进行拼接,以此确保整个拼布百褶裙既变化多样又和谐统一。

色彩类别和色彩符号是云南少数民族拼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符号象征,色彩表现了人们的情绪态度、心理状态。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在服饰、被面、背扇中使用的色彩不仅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色彩审美观。这些沉稳、热烈、丰富的色彩类型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崇敬。

3.3 意蕴中的信仰与意趣

人类早期使用的民族集体性记录行为是运用共同认知的符号进行记录、表达、交流,主题上从求生的原始崇拜到对幸福美满、财富权贵的期望,内容上从祥禽瑞兽到草木花卉[9]。凸显了一种作为人的最原生、最真实的生命意识[10]。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常常将手中的针线作为画笔记录着族群的历史与发展,表达着对祖先的崇敬、对自然的热爱。例如,云南苗族百褶裙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在一层一层的拼接裙摆中记录着祖先的故事。因此,在拼布中常见的图案有的是少数民族的祖先,有的是图腾崇拜的对象,有的又或是对自然事物的意象表达。再如,少数民族妇女为孩子制作的拼布背扇,在背扇上常常有“葫芦纹”“孕蛙纹”等,均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无尽关怀。除了动物之外,云南少数民族的人们也常将其他自然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例如,太阳、月亮、风等,并把它们以图案化或符号化的形式运用在拼布艺术中。布依族在制作拼布被面时常常会选择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进行拼接,如石榴、鱼、寿桃等。另外,云南少数民族的女性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学习女红,从衣衫到被面,再到儿童的背扇,仿佛诉说着女性的一生。因此,云南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不仅是少数民族妇女们日常生活的体现,也折射了她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表达了独特的民族美学精神,蕴含着少数民族敬天惜物的自然观。

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生于民间,扎根民间,充满着人文情怀,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崇敬,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包容以及对美的追求。因而,云南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拼布艺术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紧密联系,凝结着少数民族人们生活的智慧。丰富的民间技艺、民族文化糅合在一寸小小的拼布上,所以它更应该被关注、被理解、被传承。虽然现代拼布的流行使“拼布艺术”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是对云南少数民族拼布的探寻才刚刚开始。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拼布艺术不仅仅能用于少数民族服饰、被面等物品中,还可以为中国现代拼布艺术的设计和创新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支持和审美借鉴,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促进中国拼布艺术的再发展。

猜你喜欢百褶裙布料少数民族提着百褶裙的蚯蚓红蜻蜓·低年级(2022年9期)2022-09-27百褶裙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2年3期)2022-03-29用布料拼图形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2年3期)2022-03-17烧结机布料器的改进优化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万变不离“百褶裙”时尚北京(2019年10期)2019-11-07贝壳百褶裙创新作文(1-2年级)(2019年1期)2019-07-04我认识的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3期)2019-04-22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2期)2016-05-14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3期)2016-05-09按约定付账爱你(2015年2期)2015-11-14

推荐访问:云南 少数民族 艺术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