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途径

时间:2023-08-11 11: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王一宏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思政教育内容中,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面临越来越开放的外部环境,加之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当代大学生尤其是“00后”这一代,思潮愈发多元化,给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设计以及全方位推进。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综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当代大学生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真正做到理想信念教育走入大学生群体的心中,促使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等院校的学生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相对比较成熟,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在思想上还比较脆弱,极其容易被一些不良情绪所影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会出现偏激的想法,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当前国内有很多大学生甚至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任务,存在形式主义,因此,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理念存在偏差,此方面的教育效果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样错误的思想认知或者行为偏差,就要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审视相关教育工作。

(一)学校: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思想根源

早在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曾印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当代高校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实现对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开展对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扎根于大学生心中,这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由此也可以了解到,理想信念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策略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相关的战略性问题有着无法分割的重要联系。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掌握思想意识教育引导权和话语权,筑就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基础,明确实现华夏民族复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个体发展目标,为培养合格的供给人才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与提高教师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让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培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正直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校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融合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高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可以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下开展,思政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领悟能力,同时锻炼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全面发展的空间,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

(二)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精神引领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力量支撑,有着无法分割的重要联系,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青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拔节孕穗期,更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而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取向,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着无法分割的重要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了解国际发展格局,具备更加远大的抱负,同时也要真正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进一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信念更加坚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中成长成才。

高校在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之后,采取了有效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要进行改善和调整。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分散化、临时化、内容单一化、资源匮乏化等特点,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针对性比较差,与大学生生活之间关联不强,大学生难以以积极的心态融入进去,这样就难以保证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今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是停留在课堂的教授上;
内容方面也只倾向于党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历史知识上,理论性比较强。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真正融入到理想信念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无法和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形成竞争优势,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受众范围有限,通常是以党支部为主体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而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非常少。

其二,理想信念观念模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导致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被主流思想意识,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逐渐淡化,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到西方思想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迈进,这时有人开始放弃理想信念,通过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手段来谋取利益。长久以来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不利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甚至开始有个别青年对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发展背景之下,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在理想信念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上,都可能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其三,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我国大多数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都会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树立良好的班级信誉作为教育目标,过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轻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过程中,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传授,忽略了真正地带领学生走入到实践与社会,通过学生的日常亲身体验来了解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价值。其次,由于很多实践教学环节想要落实,需要相关的资源支撑,包括经济以及人力、物力等。但个别学校在经济水平以及资源投入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整体的教学重点又更加侧重于优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投入上,就显得异常不足。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都过度关注理论知识的传递,教育内容过于传统和滞后,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只依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来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个别学生在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亲身体验较为匮乏,整体的教学实效性也明显不足。因此,基于“三全育人”的教育背景,相关教师若是想要进一步优化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改善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就需要了解到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来确保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展现出真正的价值和优势。

(一)建立全员参与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首先,有效整合社会中的各类资源,社会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力量,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能够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建立出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们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实践主体。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挖掘社会中的有效资源,逐步构建出校企的合作育人形式,号召社会企业能够主动承担起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根据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各类价值准侧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进行培育,促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构建出积极向上的工匠精神,同时高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校友以及社会中的先进人物,与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进行有机连线,真正地做到名人进校园。通过优秀以及积极向上的鲜活社会任务实际案例,和他们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进一步简化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学习和个体发展。

其次,需要进一步协调高校内部的师资力量,科学合理的内部协同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上的主人翁育意识。校长以及书记需要全方位承担起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方位落实党组织的相关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及书记茶座,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高校应该始终秉承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相关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高校师资团队的建设水平,优化师资团队的师资力量,促使当代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更加完善,让教师能够全方位承担起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生路中引路人的重要责任。积极鼓励校内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工作中,逐步构成人人教育、人人关注的良好育人氛围,促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格局变得更加完善。

(二)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的创建

需要看到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每天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是比较久的,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重要媒介,积极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的构建,在这样的新阵地中关于思想认知上的交互会更加频繁,理想信念教育的综合效益也会因此不断发挥。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其一,积极在当前高校校园网的架构上,增设理想信念教育模块,在这样的版块上,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诉求,开展专题理想信念教育页面,将党史相关的人物,相关的事迹,相关的历史信息融入进去,以立体化的方式来呈现,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内容和知识,并设置交互功能,方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提高自己,让学生以班级或者社团的身份参与,使理想信念教育更深入开展;
其二,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载体的优化,开设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依靠这样的载体宣传理想信念知识。

(三)建立全程协同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首先,要抓住思政课堂育人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要发挥其主渠道价值,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入脑、入心,思政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思想性以及育人的针对性,通过课堂来引导大学生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并将其和国家发展历史,党组织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有机融合,让大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高认知水平。

其次,就是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形式,鼓励当代大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入革命老区以及爱国主义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学习先进人物的育人活动,弥补理想信念教的空白,让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发展中的先进人物事迹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优化他们对于社会实践的体验,让他们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生活,实现知行合一,并在实践体验中促使他们的理想境界得进一步升华。

(四)探索实践育人模式

总之,党史和理想信念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要能够对学生有深刻影响,让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发生改变。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以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还可以依靠党支部的力量,开展多元化理想信念教育。比如:在学习雷锋日的时候进行主题方面的教育、志愿服务等。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站在高校持续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建立对应的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系统,建立更加理想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环境,这样就可以使得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价值得以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得以构建,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

【相关链接】

西安邮电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邮、西安邮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长安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已发展成一所以工学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00年划归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猜你喜欢理想信念党史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推荐访问:新时代 理想信念 途径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