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概论”:紧扣专业特点构建,“四维一体”教学框架

时间:2023-08-16 14:30:1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课程简介

本课程立足师德培养,面向成人学生,针对信息化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形成智慧教育视域下“思政融入、案例先导、学生中心、全程评价”四维一体教学框架。课程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建设团队汇聚了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知名专家和学者,课程团队建立了良好的集体教研制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总结本课程12章教学内容共31个课程思政建设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专业知识内容有意识地融入教学,并进行实践应用。

思政元素包括爱岗敬业、家国情怀、教学系统设计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

1. 立足师德培养,面向一线教师,紧扣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

首都师范大学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为办学目标,立足该目标,本专业面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发掘本课程中蕴含的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思政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授课教师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成人学生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思政融入、案例先导、学生中心、全程评价”为教学框架,形成智慧教育视域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培养体系。

2. 聚焦社会需要,把握科技前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本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瞄准世界教育信息科技前沿,聚焦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现实需求和问题,通过扎实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技能习得,发挥师范类高校学科优势,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结合起来,促进成人学生将思政学习成果融会贯通应用于教学一线实践。

3. 从教学实践问题出发、巧用案例引导,推进三全育人目标的整合

课程通过结合岗位实践,确立问题导向、巧用案例引导等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基于案例的思政教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工作的实际案例素材,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选择内容积极、正能量的案例素材,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选择与课程知识点具有较高关联性素材、深挖素材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素材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促进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联通,推进“三全”育人目标的整合。

4. 变革评价主体,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课程评价主体实现变革,由传统单一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同伴、小组多元评价主体;课程评价方法变革,由传统的成果评价转变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总结性评价为辅的方式;评价理念变革:由等级排名评价转变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依据,评价即服务。

课程形式

1. 以成人学生为中心,构建“主导—主体”课程思政教学结构

课程强调以“成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视成人学生的职业经验和工作背景,鼓励成人学生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用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指导实践。课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导—主体”课程思政教学结构,推行基于问题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过程中,教师成为与这些职业经验丰富的学生实现共情的学习同伴,形成“主导—主体”课程思政教学结构,即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设计和个体差异,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鼓励参与和协作,将工作实践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最终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

2. 依托网络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本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将理想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岗位创新意识等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借助混合式环境下的课程思政研究实践,打造基于慕课平台的“互联网+”混合式学习模式,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教师教育共享课,开展混合式学习。通过案例研读、理论讲座、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反思提高五个环节,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频次与深度、学习协作程度等过程性数据,形成学习者的课程思政学习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创建关注学习者的全程性评价体系,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继续教育“三全”育人目标。

3. 立足岗位实践,融合校外思政资源

课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与中小学校等校外基地之间的联系,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开展课堂网络录播、远程观摩授课、远程交互研讨、在线听评课等紧密融合课程思政的系列教学活动,丰富了继续教育培养手段,强化学习者的信息化实践教学能力。

质量保障

本课程建构了“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一方面立足于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维度,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考量,充分带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立足于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建构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全程评价体系,打破以“卷面”成绩为主的惯用考核依據,将理论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衔接,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课题负责人及团队多年来一直都参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课程建设机制

本课程团队建立了良好的集体教研制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研究团队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展常规备课和教学研讨,深入挖掘“教育技术学概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5个类别,总结本课程12章教学内容共31个课程思政建设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专业知识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应用。

人才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其中2020届毕业生2名学生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名学生考取研究生,2021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应用竞赛中,近10名学生在应用开发组、短视频组和微课组3个组别获得奖项。

专家评价,该课程已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的专业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未来发展规划

1. 针对课程思政设计问题,完善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加强教学团队成员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探索和补充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合点,完善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和激励制度,通过示范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促进立德树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堂课中。

2.针对学生线上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构建基于成人混合学习评价体系

关注教学一线实际需要,完善线上课程学习资源,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线上、线下和课后环节等进行全程评价设计,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等多种评价主体,构建基于成人教育的混合式评价体系。

3. 针对学习成果不突出问题,强化学习成果交流落地转化效果

立足岗位实践,通过视频展示、成果汇报和交流等多元方式,促进学习成果的产出,凸显教师职后培养的特色,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示范课程特色

本课程立足师德培养,紧扣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构建了“思政融入、案例先导、学生中心、全程评价”四维一体教学框架。在课程设计环节,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良好的集体教研制度,积极聚焦社会需要,把握科技前沿,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课程实施环节,以成人学生为中心,构建“主导—主体”课程思政教学结构,从教学实践问题出发、巧用案例引导,依托网络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推进三全育人目标。在课程评价环节,变革评价主体,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思政评价课程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

推荐访问:紧扣 概论 教育技术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