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司马光砸缸教案必备13篇(完整)

时间:2023-08-25 10: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司马光砸缸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掌握歌词内容并感受到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旋律特点。2.幼儿通过掌握歌词内容和音乐结构,尝试根据不用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境。3.幼儿乐意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砸缸教案必备13篇,供大家参考。

司马光砸缸教案必备13篇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掌握歌词内容并感受到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旋律特点。

2.幼儿通过掌握歌词内容和音乐结构,尝试根据不用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境。

3.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完整音乐和分段音乐。

2.教学挂图。

3.知识准备:已熟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完整欣赏音乐,回忆故事情节。

师:我们都听过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呀?

这里还有一首歌,也在夸奖他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和结构。

(1)在这首歌里发生了几件事呀?

(2)教师小结,出示图片。

(二)重点分析和欣赏B段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1.重点欣赏、分解B1段音乐,并进行动作创编。

情节一(B1段)引导幼儿围着水缸玩游戏。

2.情节二(B2+3段)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落水和救人。

3.情节三(B4段)引导幼儿表现得救后的心情。

4.完整进行游戏,与幼儿共同分解什么时候变换动作。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表演游戏。

活动延伸

课后和好朋友也玩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并且学习司马光机智,勇敢的精神。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司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帮助以及教师语言、动作的提示下,合乐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碟片、录音机、沙包一个。

2、幼儿会玩“切西瓜”的`游戏。

3、15名幼儿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司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名叫司马光。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正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啊,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办法?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的玩法。

1、教师示范“砸缸救人”的游戏玩法。

下面呢,我来当那个司马光,我还带来了砸缸的工具:一块大石头。待会儿,被救出来的人,谁先跑回来,搬起大石头谁就是?好,听好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反复游戏。

好,下一位司马光是谁?司马光选出来了,可以继续玩游戏了吗?缸里又没人了怎么办?

司马光砸了缸之后,缸的什么位置破了?那水流出来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儿去了呢?

里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来,他们两个要进去,如果他们四个人同时跑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谁先跑呢?为什么?

现在谁是下一个司马光?那原来的司马光站哪儿呢?对了,站在缸的缺口处。看懂了吗?

3、幼儿尝试反复游戏。(唱谱练习——随乐练习)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不可以?出处我先来当第一个司马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学习被淹小朋友的动作。

你们觉得掉进缸里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5、幼儿完整游戏。

那我们再来玩一次,请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加上刚刚我们讨论的这些动作,好吗?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中的集体舞。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下面啊,我们站起来和好朋友面对面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歌里有一个摇手的动作,现在和好朋友面对面可以怎么摇呢?我们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刚刚,我们只是和对面的好朋友来玩游戏的,那我怎样才能和更多的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呢?

谁来说一说,蒙眼睛、打开的动作和以前哪里不一样?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谁来说说看,刚才你一共和几个小朋友玩了游戏?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每次换的朋友都不一样呢?

我要来考考你们了,我是把原来的哪个动作换成了“交换位置”?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3、游戏结尾增加“砸缸”——“庆祝”环节,再次游戏。

我们在哪一句歌的时候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大缸?这个时候,谁就准备要出场啦?记住哦!当游戏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是有两个小朋友没有被救出来哎,怎么办?

小朋友被救出来了,你们高不高兴啊?那等里面的小朋友跑出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什么手势“耶!”

活动反思: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影响了很多辈人,主要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课文虽简单,但是,为了引领孩子们体会司马光的品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行为对比

当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的行为有明显的反差,文中是这样写的: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读句子,认真观察图上几个孩子的表情、动作,并设身处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现场,心里是如何想的,让孩子们明白当时孩子们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再通过读写司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着与机智。

通过对比,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和司马光的沉着行为,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对比手法的重要性。

二、抓关键词语

写司马光的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描写司马光的行为中有两个关键的动作:搬、使劲砸,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找描写他动作的词,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学着司马光的样子一起来演一演,更深刻体会司马光当时的沉着、稳重、机智。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3篇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话题“如果有人落水了,怎么样去救人?”展开讨论,积极发言,表达个人的想法。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自己阐述的救人方法和方式是否有效。

3、能愉快的围绕话题讨论,尊重他人意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倾听故事了解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是怎么沉着、勇敢的解决问题。

难点: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跑题。

活动准备

视频资源、白纸、笔、故事图片、情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再次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导入:分页解读故事

2、讨论一:这些孩子在干什么?

(幼:在玩游戏)

4、讨论二: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5、(有个小朋友掉水里了)

小结:孩子们在玩儿捉迷藏,一个孩子爬到树上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

二、关于“司马光砸缸救人方法”展开讨论

1、一边讲述一边提问,切入话题司马光救人的方法、。

2、讨论一:其他孩子看见同伴落水了,是怎么样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如:在跑,找大人帮忙。司马光在那儿站着想办法)

小结:其他孩子看见有人落水了,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去找大人帮忙。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观察周围,怎么去救那个落水的孩子。

3、讨论二:司马光除了用石头砸缸救人,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

(幼:用绳子、可以用棍子)

4、讨论三:水缸比我们要高还要大,拿棍子够不着,绳子也扔不进去呀,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吗?

(幼:积极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质疑和反问。)

小结:观察周围,冷静下来的司马光,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三、关于“遇见有人落水,怎么样去救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1、讨论一:你会怎么去救他?(小组讨论,并记录在纸上,选一人来说说你们的办法)

幼: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我们会去找救生员、找棍子、找游泳圈等。

2、讨论二:刚才有小朋友说跳下去救他,那他会获救吗?有什么又能保护自己又能救起落水人的方法?

幼: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即使小朋友会游泳,老师也不太建议下水去救他,因为小朋友的体力不够,不仅救不起别人,还会让自己失去生命,我们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可以救助水里人的工具,如果没有应及时去找达人帮忙,或者打119求助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司马光遇事冷静、勇敢,不慌不乱积极向案发解决问题,从而知道自己遇事时也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哭。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如遇别人落水了,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时”说出来各式各样的方法,思维非常的活跃。对于孩子们所提出的方法我们进行讨论是否可行,最后孩子们得到了即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别人的方法。整个活动幼儿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气氛很活跃。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4篇

设计思路:

歌曲选自我国传统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音乐也再现了这一故事。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说说、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增强孩子们对故事的了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当遇到意外的时候要冷静、机智、勇敢。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活动难点: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能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司马光砸缸》完整的音乐、自制大石头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欣赏前奏,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来读书,司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样也很早就起来读书,读书读累的"时候,他们还会做游戏呢!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二、分段分析和欣赏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情节一:快乐游戏

1. 围着水缸尝试玩游戏。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大水缸。

2.我们一起捉迷藏。看谁又轻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节二:伙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们快出来吧。

2.他该怎么办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吓坏了是什么样子?

情节三:砸缸救人

1.司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砸缸?

3.刚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点钻出来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开心!看来和好朋友玩游戏,可不能做危险的事,你们记住了吗?

情节四:向司马光学习

司马光可真聪明,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不慌张动脑筋。

三、完整欣赏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戏

1.完整欣赏歌曲,集体表演

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歌曲,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玩游戏的。

2.集体完整表演游戏

请把椅子移到教室旁边,和好朋友找个空地方围成圈,做一个结实的大水缸。请两个小朋友当落水的小朋友,老师当司马光,玩游戏。

教师: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游戏带给你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5篇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司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帮助以及教师语言、动作的提示下,合乐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碟片、录音机、沙包一个。

2.幼儿会玩“切西瓜”的游戏。

3.15名幼儿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司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名叫司马光。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正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啊,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办法?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的玩法。

1.教师示范“砸缸救人”的游戏玩法。

下面呢,我来当那个司马光,我还带来了砸缸的工具:一块大石头。待会儿,被救出来的人,谁先跑回来,搬起大石头谁就是?好,听好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反复游戏。

好,下一位司马光是谁?司马光选出来了,可以继续玩游戏了吗?缸里又没人了怎么办?

司马光砸了缸之后,缸的什么位置破了?那水流出来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儿去了呢?

里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来,他们两个要进去,如果他们四个人同时跑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谁先跑呢?为什么?

现在谁是下一个司马光?那原来的司马光站哪儿呢?对了,站在缸的缺口处。看懂了吗?

3.幼儿尝试反复游戏。(唱谱练习,随乐练习)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不可以?我先来当第一个司马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学习被淹小朋友的动作。

你们觉得掉进缸里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5.幼儿完整游戏。

那我们再来玩一次,请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加上刚刚我们讨论的这些动作,好吗?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中的集体舞。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下面啊,我们站起来和好朋友面对面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歌里有一个摇手的动作,现在和好朋友面对面可以怎么摇呢?我们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刚刚,我们只是和对面的好朋友来玩游戏的,那我怎样才能和更多的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呢?

谁来说一说,蒙眼睛、打开的动作和以前哪里不一样?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谁来说说看,刚才你一共和几个小朋友玩了游戏?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每次换的朋友都不一样呢?

我要来考考你们了,我是把原来的哪个动作换成了“交换位置”?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3.游戏结尾增加“砸缸”——“庆祝”环节,再次游戏。

我们在哪一句歌的时候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大缸?这个时候,谁就准备要出场啦?记住哦!当游戏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是有两个小朋友没有被救出来哎,怎么办?

小朋友被救出来了,你们高不高兴啊?那等里面的小朋友跑出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什么手势“耶!”

活动反思: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影响了很多辈人,主要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课文虽简单,但是,为了引领孩子们体会司马光的品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行为对比

当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的行为有明显的反差,文中是这样写的: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读句子,认真观察图上几个孩子的表情、动作,并设身处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现场,心里是如何想的,让孩子们明白当时孩子们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再通过读写司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着与机智。

通过对比,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和司马光的沉着行为,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对比手法的重要性。

二、抓关键词语

写司马光的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描写司马光的行为中有两个关键的动作:搬、使劲砸,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找描写他动作的词,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学着司马光的样子一起来演一演,更深刻体会司马光当时的沉着、稳重、机智。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司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帮助以及教师语言、动作的提示下,合乐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碟片、录音机、沙包一个。

2、幼儿会玩“切西瓜”的游戏。

3、15名幼儿围坐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司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名叫司马光。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正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啊,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办法?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的玩法。

1、教师示范“砸缸救人”的游戏玩法。

下面呢,我来当那个司马光,我还带来了砸缸的工具:一块大石头。待会儿,被救出来的人,谁先跑回来,搬起大石头谁就是?好,听好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反复游戏。

好,下一位司马光是谁?司马光选出来了,可以继续玩游戏了吗?缸里又没人了怎么办?

司马光砸了缸之后,缸的什么位置破了?那水流出来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儿去了呢?

里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来,他们两个要进去,如果他们四个人同时跑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谁先跑呢?为什么?

现在谁是下一个司马光?那原来的司马光站哪儿呢?对了,站在缸的缺口处。看懂了吗?

3、幼儿尝试反复游戏。(唱谱练习——随乐练习)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不可以?出处我先来当第一个司马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学习被淹小朋友的动作。

你们觉得掉进缸里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5、幼儿完整游戏。

那我们再来玩一次,请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加上刚刚我们讨论的这些动作,好吗?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司马光砸缸》游戏中的集体舞。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下面啊,我们站起来和好朋友面对面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歌里有一个摇手的动作,现在和好朋友面对面可以怎么摇呢?我们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刚刚,我们只是和对面的好朋友来玩游戏的,那我怎样才能和更多的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呢?

谁来说一说,蒙眼睛、打开的动作和以前哪里不一样?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谁来说说看,刚才你一共和几个小朋友玩了游戏?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每次换的朋友都不一样呢?

我要来考考你们了,我是把原来的哪个动作换成了“交换位置”?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3、游戏结尾增加“砸缸”——“庆祝”环节,再次游戏。

我们在哪一句歌的时候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大缸?这个时候,谁就准备要出场啦?记住哦!当游戏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是有两个小朋友没有被救出来哎,怎么办?

小朋友被救出来了,你们高不高兴啊?那等里面的小朋友跑出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什么手势“耶!”

活动反思:

《司马光砸缸》是一个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影响了很多辈人,主要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课文虽简单,但是,为了引领孩子们体会司马光的品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行为对比

当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的行为有明显的反差,文中是这样写的: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读句子,认真观察图上几个孩子的表情、动作,并设身处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现场,心里是如何想的,让孩子们明白当时孩子们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再通过读写司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着与机智。

通过对比,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和司马光的沉着行为,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对比手法的重要性。

二、抓关键词语

写司马光的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描写司马光的行为中有两个关键的动作:搬、使劲砸,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找描写他动作的词,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学着司马光的样子一起来演一演,更深刻体会司马光当时的.沉着、稳重、机智。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8篇

课题:音乐欣赏《司马光砸缸》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为故事的情节配音响。

2、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表演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寓故事于思想教育之中,使学生懂得遇到以外的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故事情节配音响

教学难点:学生边听歌曲,边用自己认为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

教学准备:

A教具:CAI课件,歌曲CD,场景布置,打击乐器(三角铁一个、木鱼一个、沙锤一对、铃鼓两个、镲一对、钹一对、小鼓两个、大鼓一个)呼啦圈8个,皮球一个,丝巾一条。

B学具:学生一人一张各种颜色的A4纸

教学环节:

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听故事

1、导入故事:出示司马光画像,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动画,初听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从听觉上欣赏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过程

说故事

1、讨论:A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为了救人)

2、为什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3、我们应该向司马光学习什么?

让学生简单地讲述故事《司马光砸缸》

展开讨论,懂得要向司马光学习什么,能简单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语言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的情节。

配音响

1、看书上的画面,听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2、同学们喜欢捉迷藏吗?请学生上台捉迷藏[捉迷藏]

A、请学生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的高兴的心情

B、用一种乐器表现捉迷藏时的高兴。

3、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到水中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扑通扑通]

A、学生用人声模仿这种声音

B、选五名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自己决定演奏方法来表现人掉到水缸中的声音。

4、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候大家着急吗?他们在干什么呢?[怎么办]

A、学生用动作表现一下大家着急地想办法。

B、用你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发出表示紧张的声音

C、选五名同学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表现大家很紧张和着急。

D、其他同学用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表现紧张的气氛。

5、司马光表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A、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B、大家一起表演砸的动作。

6、砸缸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A、让学生上台选择一种乐器表现砸缸的声音。

B、其他同学用人声表现砸缸的声音。

7、缸被他砸破了没有呢?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没有?

A、学生用人声、手中道具表现水流下来的声音。

B、学生自由选择用乐器表现水哗哗地流的声音。

8、小孩得救了吗?大家高兴吗?

选五名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自己决定演奏方法来表现大家高兴的心情。

9、请部分学生上台,边听歌曲,边用自己认为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台下学生可用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进行配音。

按歌曲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情绪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演故事

1、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自选道具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

2、配合歌曲进行合作。

3、加上乐器组的音响效果合作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主要注重学生共同合作协商进行创作、参与音乐的过程。

想故事

1、想一想,讨论:还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2、动脑筋,回答问题:

(1)在教室里,你的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而且出了血,你发现后首先应该要:

A、马上去找到老师和同学,让大家来帮助他。

B、马上打电话给受伤的同学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快来学校。

(2)你去游乐场玩,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你首先应该要:

A、马上找到游乐场的保安叔叔请求帮助。

B、自己一个人在游乐场到处找爸爸妈妈。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9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尝试创编故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两幅(①孩子掉进水缸里;②司马光砸缸)。

活动过程: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指导语: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指导语: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尝试完整地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语:①猜猜看,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来以后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2)讨论故事名称,完整讲述故事。

附: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10篇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过程。

2、知道遇到危险要沉着机智,学会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

活动重点:

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难点:

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司马光砸缸》、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认读故事名称:

教师简单介绍故事大概,幼儿认读故事名称。

2、自主阅读教师观察:

(1)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根据讲述的情况请幼儿寻找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有关情节图片。

(3)重点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对话。

3、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你觉得司马光的方法好吗?好在哪?”

4、完整欣赏并大胆质疑:

(1)教师引疑:“看了这个故事,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师生共同解答疑问。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12篇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复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知道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司马光果断、智慧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主人公的智慧和果断。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游戏场景、水缸里、司马光砸缸)。

故事视频、黑板、人物名字角色牌、大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故事封面(今天老师带了了一个好听的民间故事,我们要仔细听清楚,了解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 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到孩子掉到水缸暂停)

提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2、分步骤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表达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小朋友们看看第一张图片,仔细观察后请小朋友说说,图片上发生的故事。

幼:
幼儿大胆讲述图片故事

(2)出示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师:呀?图片上的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那司马光小朋友想的是什么办法呢?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小朋友觉得司马光遇到事情怎么样的呢?

幼:
幼儿观察后回答

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幼:幼儿自由回答救人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迁移故事经验

师:如果是你的好朋友,掉到河里,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他呢?

(1)分组讨论记录绘画 (教师发放记录纸笔)

(2)幼儿5分钟讨论记录后回答。

教师小结:司马光遇到事情能够沉着冷静的思考问题,小朋友在遇到事情也要向司马光学习多开动自己的脑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哟。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结尾,尝试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结尾

问题:最后一张图片,司马光把小伙伴救出来之后,小朋友们想想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呢?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后请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幼儿自由讨论)

幼: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都想到了被救的小伙伴特别的感谢司马光救了他,不然的话就会见不到他的亲人了,司马光小朋友特别的乐于助人,而且想到办法之后非常的果断就做出了反应,小伙伴才得救。

三、完整倾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

——再次完整播放故事视频,幼儿进一步理解。

——请小朋友分组讲诉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关键图片)

四、扮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都了解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司马光也是我们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在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故事的人物,表演故事。

(1)尝试根据故事音频,扮演故事。

分组讨论后自由结伴扮演

(2)幼儿自选角色扮演牌

播放音频,幼儿分组依次上台大胆的表演故事。

五、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扮演这个故事,我们把故事放在班级表演区,区角游戏时候可以去继续扮演游戏哟,现在我们一起给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总结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孩子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的良好品质。

在活动中我通过播放视频和PPT图片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故事可能孩子都有已知经验。整个环节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性非常高,在提问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大部分都停留在顺时针,对于逆向的思维还是有点缺失,当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理解的,而是要生活中慢慢地学习而产生的,在各个环节中孩子们也是兴趣点比较高的,可作为延伸活动开展,争取不留任何的遗憾。

为此也可以说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教于孩子不同的学习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司马光砸缸教案 第13篇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司马光砸缸》课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推荐访问:教案 必备 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教案必备13篇 司马光砸缸教案(必备13篇) 司马光砸缸优质课教案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