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社区工作》课程实践为例

时间:2023-10-11 15:40:3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晓华

(1.内蒙古财经大学 法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蒙古研究大学,蒙古 乌兰巴托14900)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逐渐发育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并不成熟。也容易出现打架、逃学、说谎、酗酒等问题行为,有的青少年受社会不良人员唆使,甚至加入犯罪团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并不低,影响面也十分广泛,究其原因,一是,青少年处于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但是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具有不稳定与幼稚的特点;二是,他们经济上还依附于家长,社会经验也不丰富,面对一些问题,不能独立应对,还有依赖父母等成年人的心理;三是,环境影响也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21年10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全面与健康发展。本研究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分析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behavior problem)也叫行为问题,1928年,威克曼最早开始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研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问题行为也被称为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等。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问题行为指扰乱学习秩序,即任何干扰集体、个人的麻烦行为,或者导致集体或个人无法产生有效作用的不良后果。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把问题行为界定为:行为不符合本身年龄范围,也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包括逃学、偷窃、欺负、早恋、吸烟等16项。

20世纪20年代,美国威克曼(Wickman.E.K),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和心理性两类。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管理、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人格、纪律等方面,包括容易观察到的行为,也包括不容易观察到的心理困扰、不良性格特征,既包括那些性越轨、涉毒、守法观念淡薄等反社会行为,也包括那些自私、吸烟等非社会行为。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来学习行为。所以,环境对行为有重要作用。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社会化发展与行为形成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经济地位、结构、父母自身素质、婚姻状况与家庭关系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重要作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的破坏、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一)家庭结构

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也是一个孩子成才和生活的主要地方,家庭结构状况对孩子影响很大。由于现在家庭的婚姻矛盾越来越多,很多夫妻选择离婚,留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无论是跟随父亲还是母亲生活,都会缺少另一方的陪伴与关爱,都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抹去的阴影,自然就会对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有负面影响。Lee, Seo Yoon等对韩国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依赖、自杀意向的孩子,多数都来自不完整家庭,比如没有父母或与继父母生活等。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不良适应行为,因为父亲或母亲方的责任缺失,孩子会出现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甚至产生违纪、多动等行为,对日后发展有着长期负面的影响。

父母离异后,孩子会有痛苦的情感反应,性情固执的孩子或是母亲监管的男孩更可能出现长期的适应问题。研究表明(劳拉.E.贝尔),父母离婚后或再婚建立新的家庭关系后,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影响也较小,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孩子会出现严重的适应问题。2016年,Perales F等人,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几个发达国家的未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来自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滞后,对人冷漠,社会化程度低,问题行为较多。同时,家庭变动导致父母对子女无暇管教,青少年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二)家长自身素质

父母的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也包括对孩子的教养的能力。父母的文化素质体现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诸多方面,也影响着他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上。所以,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的修养越高,他们的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就越少。研究(Gross,H.E.,Shaw,D.S)表明,父母心理健康程度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比如父母高焦虑,孩子也会出现高焦虑,母亲的抑郁水平能预测男孩的外化问题行为。张红英等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积极心理品质;何剑等人对少年犯进行调查,发现少年犯的父亲有10%是文盲,母亲有33.3%是文盲,职业多数都是工人或农民。Baxter等人提出,父母充满敌意的关系令子女的情绪状态更糟[1]。此外,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同时,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家庭收入低,孩子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也更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父母教养方式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有直接影响。民主的家庭教养环境,孩子们容易与父母沟通,能够感受生活的快乐,体会被尊重的感觉,更能够培养健康人格。而在专制或溺爱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更多的是不被尊重与认可,体会到更多的是被否定,或者是过度被保护,没有自主、独立发展的机会,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希望,这也会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攻击对孩子产生短期、长期的消极作用。Vissing和Straus发现,经常遭受父母心理攻击的孩子表现出较多的身体攻击、违纪行为与人际交往问题。研究发现,女性在小时候遭遇来自父亲的心理攻击较多,成年后会出现较高的焦虑和抑郁(Downs, Capshew, &Rindels) 。个体童年受虐经历对反社会人格发育有重要影响。

比如,有的家长采用专制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只有训斥,没有鼓励和表扬,甚至是孩子稍有逆反就拳脚相加,结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出现逃课、厌学、早恋、打架等问题行为,杨青松等人研究发现亲子沟通与留守儿童困难行为间显著负相关。[2]

父母教养方式中过度保护与干涉,缺少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这些与孩子的社会退缩行为密切相关。父母缺乏关爱,而且过分干涉的养育方式,与子女退缩、交往不良、回避等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父母的高度控制限制了孩子探索与独立的行为,也阻碍了子女社会能力的发展, 甚至剥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父母对于孩子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与社交能力,容易产生羞怯与社会退缩行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多动、退缩、违纪等问题行为。所以,孩子幼年亲子互动的缺失,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出现。

(四)家长教育观念

Bank等学者 认为缺少父母监管能预测青少年与成人期的适应不良,甚至是暴力、犯罪。[3][4]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每天早出晚归,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小饭桌,自己忙于挣钱、社交等,认为给孩子提供好物质条件就行了,一个孩子能懂个啥,不需要陪伴,也不需要沟通,本着“树大自然直”的理念,对孩子心理缺少观察和理解。尤其是留守儿童父母,有的忙着挣钱,过年也不回家看看孩子,甚至有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也不知晓,直到孩子自杀或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可能才知道,却为时已晚。也有些家长认为,花钱把孩子送学校,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出现学业问题,就认为老师没教好,去找校长告状,很少从自身和孩子身上找问题的原因,结果导致自己孩子也是更多地从外部原因上分析失败和挫折,很少找自己的原因。部分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比如学习成绩差、打架、违反学校纪律等,老师让来学校,就会觉得丢脸,不愿意去见老师,甚至学校开家长会也找借口不参加,没有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与配合,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孩子就容易被社会上的消极事物吸引,产生厌学、逃学,甚至是退学等问题行为,所以家庭是孩子问题行为一个重要的内部与外部控制来源。

(五)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也是一项重要的家庭影响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研究发现,高冲突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父母与孩子互动中的积极情绪反应,能帮子女学会应对负面情绪,提升抗压能力,学会理解别人的情绪这种共情能力。对2—5岁儿童内化问题行为起源研究中发现,母子关系比父子关系更能预测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心理学的依恋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只有与他的照顾者建立起安全依恋,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容易与人相处的人。而且,安全依恋的建立是需要孩子有一个善解人意,关心他的家长,从小就能及时地关注孩子的物质与情感需求,孩子物质需要能够给予满足,情感需求能够充分给予,这种依恋就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探寻世界的力量源泉。

Bronmmel提出,良好的亲子沟通能预防孩子的犯罪行为。父母与孩子能够平等、公开的讨论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出乐观的心理品质,孩子也更容易发展出诸如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对生活有希望,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六)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能预测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Boe等人调查挪威的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子女的情绪问题与外化行为问题高于同龄人。[5]Bannink 等处于青春期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与消极的生活态[6]。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的大脑功能,比如语言、阅读、认知、行为等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的大脑功能,比如语言、阅读、认知、行为等有影响。[7]Ponnet等人调查不同收入家庭的父母与孩子,发现经济压力可以导致家庭成员出现抑郁症状、夫妻冲突和青少年问题行为。[8]国内学者也发现,家庭经济地位能显著预测孩子学业成就。[9]经济贫困家庭孩子有严重的退缩行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家庭贫困孩子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要减轻、根除他们的退缩行为,就要改变贫困的因素,加大国家对贫困生资助,从而减轻学生的退缩行为。

(七)父母的关系

父母关系差,对孩子有很多负面影响。父母矛盾,会发生争吵、打架行为,在这种紧张家庭氛围中,孩子就不会有安全感,容易对别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现严重的焦虑与抑郁。孩子会对生活产生悲观与失望的情绪,而且对父母印象也会变差,父母威信也会下降,孩子也容易产生对父母抵触情绪,甚至在家里,不和家长沟通,一家人相互冷战,形成谁也不理谁的冷漠家庭氛围。

Choi等人对韩国中学生进行调研发现,父母离婚或分居与青少年犯罪正相关。也有研究发现,父母关系不好的婚姻冲突状态,会导致孩子出现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同时,孩子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变得消极悲观,尤其对男孩负面影响更大,家庭缺少凝聚力,孩子也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国内学者,陈秀丽对未成年犯的家庭研究发现,父母的婚姻冲突不能很好地照料、关怀、引导孩子,孩子的情感被忽视,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的身心不能健康发育,会出现冷漠的反社会行为。

父母婚姻冲突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负面影响。夫妻关系紧张的家庭,父母不能及时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无法给予及时的回应,孩子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甚至是被家庭遗弃的成员。所以,容易到家庭外面寻求情感温暖,甚至结交不良群体,出现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包括早恋的青少年,多数就是父母关系不好,甚至离婚,对子女缺少管教与陪伴。孤独无助的青少年就会寻求身边异性的关爱,导致早恋问题产生,甚至出现过早性行为,影响学业,伤害身体,给青少年带来无法挽回的创伤。

(一)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周易·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指教育青少年最重要的是传授正确的思想,引导青少年走上正路,“养正”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进取精神,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是一个意思。“养正”,就是养正道、养正气,正如孟子所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构筑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培养中华儿女孝、仁、诚、勤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预防和缓解问题行为的发生。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些《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等孕育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在生活实践中,要用这些道理来指导孩子实践,让孩子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这样就能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观念,学会孝敬长辈,关爱兄妹,尊敬师长,谦虚礼让,真诚待人,勇敢坚毅,正直公正等优秀品质,有利于形成孩子的健康人格。

(二)重视言传身教,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常言道言传身教,重在躬行,父母为人正直则子孙多慈孝,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一定要严慈相济,寓爱于教。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越少,这可能与父母文化素养程度相关。这样的父母对教育子女先进理念更加了解,也更会和孩子讲道理,会通过媒体学习各种教育知识与理念,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升教养孩子的技巧,以及预防、矫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包括言语与行为的习得,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有问题行为,比如对家庭成员有暴力行为、破坏公共财物、退缩、抑郁、焦虑等,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影响。父母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父母要关爱子女,减少惩罚与控制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日常教育中,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子女不合理行为多使用消退、剥夺权力等方式去矫正,少采用体罚与责骂的方式;给子女留有自主权,不要事事干涉;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矫正。

(三)培养好家风,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结构不完整,亲子关系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不科学等都能造成家庭氛围不好,会阻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滋生的土壤。Werne和Smith 提出,孩子中排行老大、性格活泼亲切、生活在孩子较少的家庭能减少日后的问题行为。[10]

因此,父母要能解决好家庭问题,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保证家庭功能的有效运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精神,培养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与关心的良好家庭氛围,才能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家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文学、音乐、书法、绘画、曲艺、民俗、饮食文化等方式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祖先的智慧和优秀文化精神融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家庭教育主阵地作用,家庭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同时也应该提倡,青少年的家长要配合学校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开展干预训练,家长和学校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配合学校老师,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能及时予以关注,了解问题原因,给予针对性较强的谈话和指导,打开孩子的心结,同时,帮助孩子改善不良家庭环境,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家校协作,能更好地起到正向教育的效果,教育好青少年。

(五)提升贫困家庭经济收入,发扬大同思想

Banovcinova等人调查低收入家庭,发现贫穷对家庭功能造成影响,通过行为控制、角色、情感参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他们认为贫穷是社会问题,社会应该致力于对贫困家庭功能恢复的事业中来。所以,家长也要尽量满足青少年基本物质条件需求,别让孩子感到任何正常的物质需求都不可实现,以致产生灰心失望的无助感,对生活失去热情。

“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作为一种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要提升对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减少青少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限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彰显新时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思想。

猜你喜欢子女青少年家庭青少年发明家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家庭“煮”夫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恋练有词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1期)2017-02-25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2期)2015-02-04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0期)2014-11-07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推荐访问:实践 为例 中华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