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时间:2023-10-13 16:15: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王俊玲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阶段基础物理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应该围绕学生去进行,而且教学设计应当具有趣味性、实效性。文章根据“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理念,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重新进行思考和探索。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本教育;
初中物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1—0100—04

生本教育是新时期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的理念是“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设计出为学生好学的教育方式”[1]。生本教育提倡对学生的教育应逐渐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让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学习,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生本教育改造的对象是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传统教学。根据这个最终目的,生本教育建立起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值得教师学习并推广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时代的现实情况要求我们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眼光,在新时期教育教学中及时转变观念。教师要结合现代教育实际发展情况,从“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向“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2]。生本教育理念提出了改变旧教育理念的思想,喊出了教育改革的口号。教师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重点探索了“生本”教育理念,其探索规模和范围是其他理念所不能及的。

生本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并最终成为现行教育理念之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了人对教育最基本所需,其基本发展与教育基本价值观、伦理观、认知观相符合。生本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以学习者为本、确认了学生才是教育的本体,是教育的唯一实施对象和教育的成果体现者。教育是要求有最终成果的,并将这种成果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中体现出来,最终以经济形式的结果表现出来。教育要想达到这个预期的目标,就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完全、彻底地摆脱以“以师为本”的传统教育理念。那么,想要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教师需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名学习者,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课堂教学,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问题,从我“会”变为我“不会”,将心比心,变换角色,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营造物理课堂氛围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根据教师素养可以增加一些与所授物理知识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名言、逸闻趣事、实例、寓言、典故,等等[3],这些与物理知识看似不相及的内容,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能够满怀期待、兴致高昂地投入到一堂物理新课的学习中,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四章“声现象”的教学过程中,“土电话”的制作简单,现象明显,教师可利用“土电话”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4]。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畅所欲言,讨论在大雪天气中,车辆要想安全行驶有哪些好办法?这个问题浅显易于思考,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后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再如,讲解参照物这个课题时,教师可用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开场白,引起学生注意力:在一个大雪飘飞的日子里,有书生、官员、财主、乞丐四个人在路口碰上了,看着漫天大雪,书生大声说:“鹅毛大雪落地”。官员说:“这是皇家瑞气”。财主听罢摇头晃脑:“连下三年何妨?”缩在一旁瑟瑟发抖的乞丐轻声骂:“让你们吃风喝屁”。学生们听了会心一笑,课堂气氛立刻轻松起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這个笑话非常有意思,四个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每个人却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同一认识:对于同一件事情来说,不同的人因为其所处角度不同,认知不同,得到的感觉和结论就不同。教师马上提出表扬,并趁热打铁就势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得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我们必须选一个物体做参照。也就是必须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方案

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教学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应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一些方式方法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思考、实践,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在每个教育要素之间找到问题,总结成规律,进而发现它们的本质和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程序来进行各个环节之间的整合与协调配置,并有机联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教学在实现之前,教师站上讲台之前,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分析,从而制订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研究出教学策略的部分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应将各个教学环节细节化、步骤化,设计过程中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并进行最优化安排,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般情况下,中小学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课前导入情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活动穿插、课堂实验设计与展开。在具体练习题落实方面,一般含思考题、讨论题、练习题、课后小结、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由以上设计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目标非常简单明确,教师是课堂主体,追求的是一个中心——“讲”[5]。要做到的是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讲什么”“怎样讲”“如何讲”这些步骤和内容上,会仔细琢磨各个教学步骤。

同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应有学生要完成的相应任务。学生是在完成这些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学习并达到初中物理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亦是归宿,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教学,课堂亦变得有方向,因此,教师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项目性课堂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在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总体分析,并制订出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必须突出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以此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有目的、有任务、不虚度。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或者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的关系。

目标2:探究减小或增大摩擦力有哪些措施。

目标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设计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通过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求学生逐步推测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是否会对摩擦力产生影响。

一是根据分析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轻质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盒、木板(同长度粗糙程度不同)。

二是明确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设计表格,观察并记录测量数据,小组内进行讨论后得出实验结果。

三是所有小组探究结束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做总结发言,汇报所在小组的探究结果。

四是教师做总结发言,明确实验方式,向学生公布最终的实验结果,并指出各组实验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学生改进。

五是学生进行思考,在以上任务中,木块受到了摩擦力,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摩擦力在什么位置产生?

三、立足课本跳出教材,设置预习作业,优化课堂设计

每位教师都拥有本学科的教学参考书,同一节课堂内容可以上出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对教材充分理解和解读,准确把握和思考,如若总是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和照搬,没有经过再加工,那就是照本宣科,教师等于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学生自学,效果可能更好。所以,要想跳出教材框架,想在更大的空间内拓展教材内容,就必须摈弃唯教材马首是瞻的本本主义。教师在学习、参考教材、教辅资料的过程中,对教材中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要有选择、灵活变通地进行筛检,我们常说,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关注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新科技、新成果、新现象,及时吸收生活中鲜活个性的素材,把这些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并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里,付诸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常“新”,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新鲜的存在。况且,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参,不但参与课程建设,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素材,寻求适合的、有的放矢的、针对学生特点的且有利于教学的材料,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学中设置预习作业一环也凸显重要,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科学性与抽象性较强,仅靠四十分钟的讲解很难学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自学,预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预知和跟上教师的思路与节奏,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九年级“探索宇宙”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删减教材的陈旧例子,将近一年来科技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加入教案,如火星探测器问天、中国空间站首发等。并下载一些图片和视频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为了使课堂更具有活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即将学生按四至五人进行分组,提前给每一组下发不同内容的前置作业(可用A4纸打印出要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或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点等方式,对有关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进行查阅和搜集,教师可以给出查阅方向,如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以及人们为了满足不同时期观测的需要而对观测工具进行改进的方法、各种航天器的发展历程等,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性整理。最后选出能力较好的同学制作成PPT。每个小组选派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代表,将收集的各种资料信息与大家进行共享、交流。这种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求索的学习方式,就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实施课前预习、前置作业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长此以往在教学中坚持下去,必然收效甚大。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明确我们要为祖国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新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并将其应用在物理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活动之中。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上都想着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学的服务意识,切实收到实效,让教师有成就感,让学生有愉悦感。同时,教师更要常常做到换位思考,倘若我们是学生,希望学到什么,怎样学到,从而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备好课、上好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永林,陈业心.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5(01):12-14.

[2]乌美娜.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3]茅卫军.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5(01):21-22.

[4]佟明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思考[J].中学物理参考, 2018(08):31-33.

[5]徐少萍.以生为本助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发展[J].中学物理,2015(01):41-42.

(本文系2021年度蘭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1]GH222)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生本教育教学设计初中物理“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教育理念 思路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